“输血变造血” 52名西山优秀教师带上知识“走出去”
发布时间:2020-08-21 18:17
字号:[
大
中
小
]
来源:掌上春城
8月21日上午,昆明市举行“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第七场新闻发布会。西山区委副书记陈净介绍,自区外对口帮扶工作启动以来,西山区不断加大资金帮扶力度,调派精干力量作为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和结对帮扶干部,选派优秀教师赴脱贫攻坚重点地区开展教育帮扶,积极引进产业项目助力群众致富增收,举全区之力做好对口帮扶工作。


中共西山区委副书记 陈净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谨代表西山区委区政府向长期以来,一直关心、关注西山区各项工作的媒体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山区委、区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首要民生工程和头等大事抓紧抓实、高位推动、精准施策,全区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西山区脱贫攻坚工作有关情况:
西山区总面积881.32平方公里(含112平方公里滇池水域),下辖10个街道、121个社区、419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89.9万人。其中涉农街道3个,涉农社区35个,涉农群众12.67万人,彝、白、回、苗等25个少数民族共8.8万人。2014年经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抽样调查、分解测量,西山区166户61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钩,实现全面脱贫。2015年以来,西山区自我加压,在已经消除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基础上,重点针对涉农街道、偏远地区摸底排查,筛选出15个社区60个居民小组547户相对困难群众实施区内精准帮扶。同时,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西山区自2015年起对口帮扶寻甸县(河口镇、塘子街道),2018年新增对口帮扶东川区(乌龙镇店房村、跑马村,红土地镇蚌德村、石羊厩村,汤丹镇达朵村)和禄劝县(马鹿塘乡),在脱贫攻坚战中,西山区主要任务为区内精准帮扶和区外对口帮扶。
在区内帮扶方面,西山区委、区政府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突出抓好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着力解决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2015年以来,区财政累计投入专项帮扶资金1.24亿元用于发展相对滞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扶持。一是着力建机制、明责任。出台区级文件,建立“挂包帮”“转走访”工作长效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由区级领导挂点,责任部门包村,干部职工帮户,全区60家区级单位、377名科级以上领导挂包帮扶实现全覆盖。二是着力抓产业、促增收。在海口双哨社区建成700多亩现代苹果种植示范基地,增加就业岗位50个,村民每年实现增收8200元;扶持大平坦、砚台等15个村组种植矮化苹果、刺香玫瑰等特色经济作物3800余亩,宜耕苴、石头山等20个村组养殖蜜蜂3500余箱,覆盖相对困难群众480余户1800余人,以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增收。三是着力补短板、惠民生。提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岗位15.43万个,累计安置人数4.6万人次,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实施基础设施项目100项,新修硬化道路63.33公里,实施D级农房改造73户,自然村入村道路通畅率、多功能活动室配备率均达100%;锁奔多居民小组应急抢险排危工程顺利完工,14户苗族村民住进新房,相对困难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四是着力聚焦点、固成效。根据脱贫不脱政策要求,2018年起,安排40名帮扶责任人,结对帮扶碧鸡、海口、团结3个涉农街道已脱贫的166户建档立卡户,并实行动态管理。截至2018年底,参照省市脱贫出列相关标准,15个发展相对滞后社区的60个相对困难小组已全部达到出列标准,547户相对困难户100%达到了退出标准。2019年,我区的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13924元增加到了21798元,年均增幅达9.4%。截至目前,辖区内未出现返贫及新增贫困。
在区外帮扶方面,西山区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按照“突出重点、多措并举、密切合作、精准帮扶”的原则,紧紧围绕各项脱贫指标,举全区之力扎实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具体抓实“五个强化”。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落实“一把手”负责制,成立了以区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帮扶工作领导小组。2015年以来,区委区政府累计召开对口帮扶专题会议12次,制定出台帮扶工作各类文件12份,开展督查工作10次,区“四班子”带队赴寻甸等地区开展帮扶工作10次,有力推动了扶贫各项工作落地落实。二是强化资金保障。2015年以来,西山区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17亿元,其中东川区1828万元、寻甸县7474万元、禄劝县2370万元,主要用于对口帮扶县区的道路硬化、危房改造、易地搬迁、饮水工程、产业发展等项目,受益群众达17.9万人。同时,西山区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大昆迪对口帮扶力度的工作要求,2007年以来,累计对迪庆州维西县投入帮扶资金2088万元。三是强化结对帮扶。2018年以来,向东川区、寻甸县选派21名优秀干部作为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同时,选派192名干部结对帮扶11个村、80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月开展一次走访慰问活动,帮助解决群众生活困难。2018年至今共走访约5000人次,各结对帮扶责任人及单位累计捐赠资金、物资135万余元。四是强化民生改善。组织辖区企业召开现场招聘会17场,累计提供就业岗位3.44万个,实现劳动力稳定转移就业3528人;积极推进区内优质教育资源对口帮扶、合作办学,2018年11月2日区属昆明市第18幼儿园与寻甸县合办的18幼塘子分园成功挂牌;充分发挥医疗资源聚集优势,选派医疗专家到对口帮扶县区、乡镇开设专家门诊、开展业务培训指导。五是强化产业扶贫。坚持走产业帮扶道路,以产业带动地方生产,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发展动力,2018年至今,我区为对口帮扶兄弟县区引进民族玩具厂、菌世界、昆明秋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3家企业,其中昆明秋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规模达到500万元。3家企业辐射带动10个自然村落,发展带动416户1370人实现增收致富。通过逐年对口帮扶,2018年、2019年寻甸县、东川区、禄劝县先后实现脱贫摘帽。在昆明市东川区委2019年9月份召开的脱贫攻坚总结暨脱贫成效巩固提升大会上,西山区被评为2018-2019年度东川区脱贫攻坚优秀帮扶单位。在2019年昆明市脱贫攻坚奖的评选中,西山区政府被评为“昆明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1名驻村扶贫队员荣获“昆明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在今后工作中,西山区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原则,按照省、市安排部署,持续加大精准帮扶力度,扎实做好巩固提升工作,尤其是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就业扶贫等领域,以“真脱贫、脱真贫”为目标,以“补短板、见实效”为重点,因地制宜推动各项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来源:昆明发布 掌上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