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街道里仁社区“三个一”留住乡愁记忆,“三融合”奏响民族团结和音
西山区海口街道里仁社区位于滇池西岸,螳螂川以北,地处海口老工业区中心,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历史悠久,辖区回族人口占常住人口数的79%,驻有5个中央及省市企业、2所大中专院校、3所中小学,回族聚集、厂村交融、历史厚重特点突出。
近年来,里仁社区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以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十百千万”工程项目为契机,通过实施“三个一”工程留住乡愁记忆,建立“三融合”机制助推社区全面发展,形成了“工农兄弟亲、回汉一家亲”的和谐社会风貌。
社区曾获得市级、区级民族团结示范社区荣誉称号,挂牌民族团结示范户240户。
实施“三个一”乡愁工程,留住“里仁”记忆。拍摄一部宣传片,彰显社区魅力。以“共同团结、共同发展”为主题,围绕村落发展历史、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产业培育、民生保障等方面拍摄了展示社区风貌及工作成效的社区专题片,利用新媒体对宣传片、活动咨询进行报道和播放,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传递社区民族团结正能量。
谱写一首村歌,传唱团结情谊。围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主题,邀请作曲家聂思聪编曲,云南省公安文联副主席毛诗奇作词,谱写了融入社区民俗风情,各族群众不忘党恩、团结友爱的“里仁之歌”。让村民在歌声中增强建设美好家园的坚定信心,激发创造美好生活的昂扬斗志,营造民族团结一家的浓厚氛围。
编撰一本村志,留住乡村乡情。立足回族聚居、民族文化厚重的特色,组建了以学识渊博的专家、当地年岁高的老人、世居的村民及社区的专职人员等为主要成员的编撰委员会,深入研究里仁回族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民俗民情、生产生活等,编撰了极具参考价值和收藏价值的《海口里仁村志》,发挥着记载地域文化、记载乡村历史、留住乡情、抢救乡村历史文化、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的作用,通过集中学习和宣讲,广泛弘扬社区优秀历史文化,不断增强村民的凝聚力、向心力,带领全体村民牢记历史、不忘乡愁,汇聚民族团结强大合力。
建立“三融合”发展机制,奏响民族团结和音。
“山上山下”融合,社会发展同频共振。正视平坝与山区的差别,积极推进发展“一体化”“同步式”建设,建立了“山上山下融合发展”机制,充分考虑“山上”发展局限性,将资金、人才、物资向“山上”倾斜,积极发展集体经济,帮助“山上”村民解决民生保障、道路交通等问题,实现“山上山下”同步发展,经济建设同频共振。
产业结构调整融合,经济增长稳健高效。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良、立体气候显著、自然风光秀美等优势,引导农户种植方杏、田七、藏红花、菊花菜、芝麻菜、板蓝根等中草药和特色蔬菜,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农业休闲旅游,引进花漫云巅、喀斯特生态庄园等生态旅游项目。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达600余亩,2019年产值达1200余万元,帮助500余名村民解决就业问题,人均纯收入达1.2万元。
多民族融合,文化汇聚互鉴共生。以社区民族文化长廊及“民族之家”为载体,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团结典型人物和感人故事,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在回族、彝族传统节日上开展文艺汇演、合唱比赛等活动,各民族群众同尝民族美食、同庆民族节日,在共同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加深血肉联系,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来源:西山区民族宗教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