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区建立“五机制一考核”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作者:西山区区委改革办 发布时间:2020-11-27 15:23 来源: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政府]
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西山区以市场主体需求和社会公众满意度为导向,持续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标准,建立完善五个工作机制、一个考核办法,从政府部门层面疏经通络,为政企沟通疏堵保畅,扎实推进“营商环境提质年”行动。
一、建投诉举报办法,提升约束力
制定《西山区优化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回应暂行办法》,以维护好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为目标,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利企”的原则,多渠道公布投诉举报受理方式,简化流程材料,完善保障措施,确保各领域投诉举报进得来、办得好,增强市场主体满意率、获得感、信任感和安全感。截至目前,尚未收到群众和企业投诉举报。
二、建信息报送机制,提升影响力
制定《西山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信息报送工作机制》,以提高我区优化营商环境信息收集、整理、报送质量为目标,坚持实事求是为原则,确保各项数据准确无误、经得起推敲,真实反映我区营商环境建设情况。力争内容丰实有创新,多角度、多层次反映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成效,实现信息共享,总结推广营商环境工作新思路、新方法、新经验。
三、建联席会议机制,提升决策力
制定《西山区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联席会议机制》,通过制定年度重点工作、建立营商环境制度措施、推进营商环境工作落实、安排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具体工作、组织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相关业务培训及“红黑榜”评价填报调度等工作,牵头组织存在问题整改落实,督促检查改革举措落实,及时向区委、区政府汇报工作推进情况,提供决策依据,进一步优化提升西山区营商环境。
四、建自查自改机制,提升执行力
制定《西山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自测自评自查自改工作机制》,涉及全区50余个职能部门,各部门间加强纵向对接和横向比较,取其所长,避其所短,自我加压不断提高。在测评中发现问题的各部门,对照指标评价存在问题进行梳理、认真研判,制定整改措施,做到工作有痕迹、做事有印记、职责可追踪,确保考核评价指标整改落实到位。
五、建互联互访机制,提升凝聚力
制定《西山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互联互访工作机制》,解决实际工作开展中部门间交流沟通不够、信息共享不畅、工作合力不足的问题,通过“互动学习”“双向借鉴”和“互开思路”助力西山成为具有吸引力、创造力和竞争力的营商环境新高地。我区部门间通过座谈、走访、电话等方式“互联互访”总计46次,实际为企业解决困难及问题12项,并对企业进行了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上门,为企业提供主题式,面对面的政策讲解,开展《营商环境条例》及省市区各类优商扶商助商的营商环境政策措施宣贯工作。结合疫情形式,向企业宣传讲解《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稳定经济运行20条措施的意见》《关于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2条措施的意见》等政策,为疫情复工复产保稳定、促发展。
六、建工作考核办法,提升竞争力
制定《西山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考核办法》,以强化工作责任落实为抓手,进一步激发我区各级各部门勠力同心抓落实、追赶超越快发展的工作激情。重点聚焦企业、群众广泛反映以及各项督查、考评中发现的优化营商环境突出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和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关于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相关政策措施推进落实情况。结合政务服务工作实际,以更实的工作作风,更强的责任担当,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强保证,使办事企业和群众切身感受到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促进我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跨上新台阶。
西山区将以“五机制一考核”为契机,落实新发展理念,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法治化、国际化、市场化、便利化、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具有西山特色的一流营商环境,为西山区打造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中枢门户区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