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工业园区去年新增亿元以上企业3户 将继续鼓励重点制造业加快成果转化
[作者:杨锦佳 发布时间:2020-01-10 17:40 来源: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政府]
2019年,海口工业园区(街道)高度重视园区产业培育工作,积极探索园区党建统领促园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园区(街道)面貌有了很大改观。经济提速,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新开工1个,竣工项目1个,新增亿元以上工业企业3户。
夯实党建基础 聚焦主责主业
自去年7月正式开放以来,海口工业园区(街道)党群活动服务中心便陆续迎来参观队伍。围绕服务之窗、智·惠空间、企业之家、活动驿站等“五区一廊”,该中心已打造成为“政策落实全方面、服务对象全覆盖、功能展示全景式”的区域性党群活动服务中心,被列为省级园区党建工作推进会现场观摩点和省级园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示范点。今年,园区(街道)强化理论建设和班子队伍,进一步夯实党建工作。
启动“螳螂川红色党建长廊”党建品牌创建,围绕党群活动服务中心进行拓展,统筹社区、企业、红色资源3种类型。将青鱼、双哨2个社区,石龙坝水电站、海口林场2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云南云天化氟化学有限公司、昆明特普瑞仪表有限公司2家企业党组织作为党建长廊建设重点单位,培育打造了“党旗飘扬氟化学”等一批党建品牌。经过整合,辖区“孤立型”单个党建品牌连成“圈带型”党建示范带,有效推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同时,聚焦主责主业,构建层层落实的工作机制,狠抓后进支部整顿及支部规范化建设。逐级建立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问题、整改”三个清单,强化“一岗双责”抓党建机制,实现“第一书记”选派全覆盖。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的同时,完成辖区69个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经过评选,云南胜威化工有限公司机关党支部和石龙坝发电厂在职党支部被评定为五星级党支部;海门社区小渔村居民小组党支部被评定为四星级党支部。“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的良好局面逐步形成。
纵向延伸成链 横向聚集成群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2019年以来,按照“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创新驱动、集群发展”的思路,海口工业园区(街道)将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并进,促进产业、技术、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形成“纵向延伸成链,横向聚集成群,链群科学布局”的发展模式,产业集群效应显著。
创新发展方面,积极鼓励云南三环中化化肥有限公司、云南磷化集团海口磷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依托项目加大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科技投入与产出能力;鼓励云南西仪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重点制造企业加快成果转化应用。
云南滇凯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是园区(街道)重点企业,主要将单纯的浮法玻璃生产升级打造为以玻璃为载体的节能材料生产基地。面对2019年玻璃行业价格明显低于去年同期,销售压力持续加大的困局,该公司从转变商业模式、调整产品结构、加大市场开发等入手,逆势而上。2019年1至10月,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近3倍。同时,重点突破产品市场规模及生产能力,不断摸索浮法玻璃生产工艺,2019年1至10月,深加工产品产量同比增长55%,一等品率较去年同期上升10个百分点。
一方面转变产业发展思路,另一方面壮大主导产业。依托磷矿资源丰富、光学产业发展历史悠久、装备制造业基础厚实等优势,新能源汽车改装、连杆生产线技改等项目拉动了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截至2019年,园区(街道)28户装备制造企业中,规模以上企业完成总产值占比达17.96%。
多措并举下,2019年,园区(街道)经济提升明显。1至10月,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4.7%,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别增长7.8%和8.9%,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户,完成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新开工1个、竣工1个。
按照规划,今年,海口工业园区(街道)将全面拓展区级“1241”工业产业空间布局。集中力量做强精细磷化工及先进装备制造业,立足已聚集的生物医药企业,重点吸引以生物免疫类治疗药物、生物诊断药物等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项目,提升产业规模,形成产业优势,并在发展种植业的基础上,考虑发展辐射周边区域农特产品育种、种植和深加工,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向新兴产业靠拢,构建新的产业发展亮点。
来源:昆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