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西山要闻

西山区团结街道“三个突出” 推进主题教育“见真章”

[作者:杨锦佳 发布时间:2019-11-06 10:10 来源: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政府]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团结街道结合实际、丰富形式、压实责任,聚焦主题、主线迅速掀起学、做热潮。突出抓好学习教育、调查研究、边学边改等关键环节,确保推进主题教育 “见真章”。

学习教育突出“深”

在提升认识上“见真章”

采取班子引领示范学、分类指导精细学、创新载体灵活学,不断加深党员干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的理解。

640.webp

班子引领示范学。街道班子以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读书班为着力点,聚焦学习研讨8个主题,紧扣“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这一目标,把学习理论同研究解决本地区本单位党的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相结合,确保个人学习研讨和工作实际同频共振。

分类指导精细学。把握“具体化、精准化、差异化”要求,机关干部严格按照“5+X”规定动作,定时、定点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言、谈、行、指”滋养理论初心。基层党组织书记把自己摆进主题教育中来,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抓落实,从“四个合格”向“五个过硬”迭代。基层党员把主题教育同“双创”志愿服务有机结合,自发清扫村组道路、疏通沟渠,在主题教育中争做合格党员。

640.webp (1)

创新载体灵活学。不断丰富载体增加内涵,提高党员干部学习积极性。妥吉社区以移动网络为支撑,组织党员干部运用“云岭先锋”“学习强国”app进行学习,有效解决了支部党员集中学习难、外出务工党员教育管理难的问题。妥排社区通过“读红书、观红影、唱红歌”等党日活动引领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

调查研究突出“精”

在推动工作上“见真章”

围绕摸清情况、找准问题、狠抓落实的目标,深入基层一线,听民意、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用心用情践行初心使命,扎实推进专题调查研究。

精确选题。班子成员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委要求及精神,围绕推进“党的建设、经济发展、践行党的宗旨”三个方面,精准选题、制订方案、罗列提纲,扎实做好调研前期准备工作,确定调研专题。

640.webp (2)

精细调研。班子成员组建专题调研组,自9月23日起分赴社区,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街道党工委书记何俊率队对乐亩、律则、和平等社区进行随机调研。通过“察”基层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听”群众真实诉求,“问”党员所需所盼,“找”社区发展路子,为党支部规范组织生活、引领基层治理、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壮大村组集体经济指明了方向、找准了思路。通过“选人、设箱、蹲点”方式对辖区内“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定点帮扶,对照反馈问题,结合整改方案,开展专项检查,做到了即学即治、即研即治。

640.webp (3)

精准整改。以办好群众身边事,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为重点,通过边学、边议、边改查摆问题。充分利用便民服务站、意见箱、信访窗口征集辖区企业、商户、群众意见建议15条。针对私搭乱建、“七改三清”、基础设施短缺问题,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座谈并形成任务清单,依据清单时限逐项“销号”,截止10月30日,拆除违建30余万平方米,16个社区“七改三清”工作如期开展,完善小组公共基础设施10余处。

边学边改突出“真”

在破解难题上“见真章”

突出问题导向,把学和做,学和改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立查立改、即知即改强化党的建设、经济建设、为民服务效能,不断提高辖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640.webp (5)

真抓党建提升。在主题教育中抓廉政、抓特色,让党风政风“清”起来,让党建品牌“亮”起来。积极配合开展主题教育专项整治,通过“对标、列单、查痕、走访、正气”,清理机构设置及运行存在问题9个,基层党组织存在问题4个,针对现阶段亟需解决问题3个,纳入清单限时清理。以“1+N”模式推进党建联盟建设,联合塔城镇建立“干部联训1+N”互动机制、“民族团结1+N”交融方式,着力对街道、社区、小组三级党员干部进行学习培训。以团结街道大墨雨村、塔城镇启别村“党建联盟+民族团结”对子为典型,实施“N”项措施,打造“党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品牌。

真优营商环境。把“最多跑一次”与“放管服”融合,围绕“跑一次是常态,跑多次是例外”目标。完善区级监管、街道审批、社区办结“三级联通”机制,真正实现“一网通办”,切实优化利企、便民服务。扎实推进重点建设,召开项目协调推进会议5次,完成片区建设征地2543亩、预征地1142亩,交付昆楚复线、滇中引水项目先行用地3199亩,补偿林地109亩。

真系民生保障。聚焦办好群众身边事,积极找差距、抓落实。通过异地搬迁、转移就业,安置危房群众15户,转移就业1030人。深挖特色文化,焕发“文旅”新光彩。依托生态、文化、民俗资源,以点带面推动“丰收节”“绿色食品节”、民宿旅游,着力打造核桃箐、大墨雨生态旅游村落名片。聚力“引进来,送出去”工程,在便民服务中心设立农村e站,让群众在社区即可一览农特产品供求信息,通过“看一看询价,点一点购回,敲一敲收钱”,解决了农产品“进出山”难的问题。 

来源:区主题教育办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秀苑路188号 联系电话:0871-68220925

技术支持:昆明信息港 0871-63579017 昆明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0871-12345

备案号:滇ICP备19011656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202000215号 网站标识:5301120004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21 昆明市西山区政府 版权所有

微信
智能问答